close

沖繩(琉球)雖屬東北亞國家-日本的島嶼之一,

但相較於與日本本島間的距離,

沖繩與台灣之間卻有著更深遠的影響。

不論是自然的氣候方面,或是民俗風情等,

都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。

在原始文化方面,沖繩跟台灣一樣都蘊含著豐富且有價值的瑰寶。



「琉球風車」舞蹈團在日本傳統舞蹈界具有相當高之評價與知名度。

「琉球風車」是以沖繩國際大學的學生為中心,

結合縣內他校學生和社會人士所構成,為一總人數高達100人的大團體。

此團體除了在沖繩縣內、外都十分積極地活動之外,

也積極地向海外拓展,

例如於2002年遠赴夏威夷作第一次海外公演,

成功完成了第一次海外交流,並於2004年來到台灣東海大學。

在台灣雖僅止於東海大學校內之演出,

但藉由藝術,讓沖繩舞蹈團的表演在師生們的心中皆留下相當的震撼,

引起熱烈的迴響。除此之外,在日本及台灣的報紙皆有刊登相關之報導。

這不僅讓更多的日本人認識東海,更讓東海搭起友誼之橋樑,

形成台日間文化交流的最佳典範。



在沖繩有個與日本他縣市的盂蘭盆會相當的祭典,

叫做『SICHIGUWACYI』(此為七月的意思),

其所供樣的祖先和他縣市是相同的。

而EISA則是 『SICHIGUWACYI』所舉行的念佛舞蹈,

在開始跳舞之前一定會唱念佛歌謠。 『EISA』是由青年男女數十人來表演,

使用的是大太鼓、小太鼓以及半胴鼓(PARANKU)這三樣樂器,

大太鼓演奏者約七到八人,小太鼓或是半胴鼓則需要二十幾名演奏者。

女性負責手舞部份,

另外會有數名男性會以SANDA或是CYONDARA(類似中國舞龍舞獅中大頭和尚的角色)來作為串場表演。



由於『EISA』所使用的樂器中也有太鼓,

因此大眾很容易把EISA與日本本島的太鼓樂

(太鼓原意為大鼓之意,指日本傳統以橡木桶挖空,

兩面再以繩索或釘覆上動物皮革製成的鼓)混淆,

EISA與本島太鼓的差異,可從兩點論之:



第一、「韻律」上的差異:除了沖繩的音階與本土的音階不同之外,

在角色上日本傳統太鼓樂並無搭配其他的背景音樂,

單純以敲擊太鼓作為主題;而沖繩EISA的太鼓則需和音樂互相搭配。

第二、「動」「靜」上的差異:日本傳統太鼓樂的太鼓是架設在某處,

由演奏者在定點以雙手敲打太鼓;

而沖繩的太鼓則是由肩而下綁在演奏者腰際間,

單手敲擊,並可以配合整體舞蹈轉動等。

一改人們對傳統太鼓的刻板印象,見識到沖繩太鼓特有的躍動感。



現在的EISA團體大致可分為承襲傳統的EISA團體及致力於創作EISA的團體這兩類。

『新琉球風車』是以沖繩國際大學的學生為中心,

結合縣內其他學校的學生和社會人士所構成,

為一總人數高達100人的大團體。

『新琉球風車』為了讓欣賞的人覺得有趣,跳舞的人也樂在其中,

因此以傳統的EISA為基礎,融合了高知縣傳統民謠以及時下流行的HIP-HOP舞蹈而成。

期許『新琉球風車』能成為一個無遠弗屆、任何人皆能參加的團體,

除了在沖繩縣內、外都十分積極地活動外,也積極的向海外推廣,

希望能將這沖繩特有的傳統文化介紹給更多的人知道。





*以上「新琉球風車介紹」引自東海大學新聞網



-----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uciaa 的頭像
    luciaa

    喵喵的天空

    lucia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